服务热线

010-6756 6879 
网站导航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 米乐m6/新闻

1945年、蒋介石第一次见面蒋写日记记录:脑筋深受刺激

来源:米乐m6/新闻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17 13:10:23
 

  1945年8月28日,和代表团的飞机抵达重庆。机场候机楼前,停放着一排高级轿车,其中有一辆被擦得油光锃亮的黑色美国“别尔克”牌高级防弹轿车最引人注意,是蒋介石临时调拨,供重庆谈判期间使用。

  蒋介石的私人代表周至柔将军引着到车前,谦和地说:“这是蒋主席亲自交办,让毛先生乘用的专车,请上车。”

  代表团成员则陆续上了其他车辆,车队陆续启动,缓缓而行。陪同一同上车的,是方面的代表张治中先生,车上,轻声问身边的张治中:“我们住啥地方。”

  张治中回答:“毛先生,你是政府请来的贵宾。委员长嘱咐,请您下榻重庆条件最好的山洞园林美国招待所。”

  听了有些不高兴地说:“我是中国人嘛!为什么中国人却偏偏要住进美国的招待所呢?”(从此就能看出,的中国情结很重,对于祖国有很深沉的热爱。)

  张治中沉默了一下,赶紧打圆场说:“那就请毛先生住山洞林园的政府招待所吧。”没有再说话,车队向山洞林园进发。

  林园位于重庆西郊歌乐山区,园子盖于1938年,有关园子的名字,还有一段特殊的来历。那一年蒋介石来游览歌乐山,见此地云遮雾罩、奇峰秀谷、绿树红花,景色美不胜收,便下令在山间建造了一座园林别墅,最初叫做“总裁官邸”。

  第二年夏天,别墅建成,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前来祝贺和参观,为歌乐山的美景倾倒,流连忘返,盛赞别墅建得妙。蒋介石为了拉拢人心,便将此处割爱相赠。

  林森先生住进别墅后,这里就成了林森公馆,大家又简称为“林园”。1943年8月,林森先生病逝,蒋介石重新拿回林园的所有权,但为了表示对林森先生的尊重,这处园子依旧沿用旧称。

  蒋介石搬进林园居住,新建了三栋别墅,一号楼叫“中正楼”,蒋介石住,二号楼叫“美龄楼”,宋美龄住,三号楼叫办公楼,用来日常办公接待。

  蒋介石三发电报请来重庆谈判,礼遇上自然不敢怠慢,因此让出“美龄楼”给住,因此出现了两党领袖同宿一园的前所未有的情况。

  实际上,让住“美龄楼”,蒋介石还有两点考虑。一方面,顾全了的安全,毕竟如果在自己的地盘上,出了事,舆论方面自己不会好过;第二方面,方面监控,让少和其他人接触。

  过惯了普通百姓的日子,对“中西合璧”建筑风格的“美龄楼”很不自在。第一顿招待他的晚餐是西式晚餐,有面包、黄油、牛排,不习惯用刀叉,导致也没什么胃口。

  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吐槽:“这个,什么都跟美国人学,连吃饭都跟美国学,我看蒋介石都快成美国人了!”因为餐饮习惯的事,还和交涉,将西餐换成了中餐。还好只在林园住了几天,一共吃了五顿饭。

  住在林园中,不仅吃不好,还睡不好,这里的床都铺了松软的席梦思床垫,睡惯了硬板床,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辗转反侧。第二天清晨,索性早早起了,披着衣服到外面散步。

  林园植被丰富,空气清新,早晨的微风吹来,非常舒适。正在欣赏石板路两边的奇花异草,对面的林荫处突然走出来一个人,居然是蒋介石。

  真是无巧不成书,原来蒋介石素有清晨散步的习惯,两人碰面都很惊讶,率先打招呼:“啊,是蒋委员长!”

  蒋介石作为主人,客气地问:“哦,是润之先生!昨晚睡得好么?听说你有晚上办公的习惯,难道在这里住不习惯?”

  随意答道:“岁月如流水,有道是前30年睡不醒,后30年睡不着嘛!蒋委员长不知有没这个体会?”

  蒋介石感受到了话中的锋芒,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两人在林荫道旁的石凳上落座,开始漫无边际地闲聊。明明是对头,远远望去,谈话的氛围却很随和投缘。

  不知不觉两人聊回了政治,直接切入正题:“蒋委员长,我们到这儿来,一句话,是为了和平。希望能够通过谈判,使内战真正结束,实现永久的和平。”

  蒋介石却绕弯子:“润之严重了,我要你来重庆,就为了商讨和平建国大计。你说中国仍有内战,实乃夸大其词。中国没有内战。”

  直言:“要说中国没有内战,蒋委员长恐怕是自欺欺人吧!就在我从延安飞重庆之前,我们很多解放区还常有‘国军’‘光临’呢!”

  直言不讳,蒋介石装聋作哑,两人第一次谈话简直鸡同鸭讲,在很尴尬的氛围下结束,各自回去吃早餐了。当晚,一向喜欢写日记的蒋介石,万分沮丧地记下了和这次见面的感受,其中最有趣的一句是:“脑筋深受刺激”。

  林园中的谈话,是和蒋介石的初次交锋,双方火药味十足,这之后,已经隐隐预感到,这趟重庆之行不会那么顺利。

  蒋介石并没有料到真敢亲赴重庆,来了,他却什么都没准备好,一点谈判的诚意都有。比如住哪、保卫工作、宴会安排等问题,都是抵达重庆前三小时,仓促商量出来的。

  张群、王世杰、张治中、邵力子等谈判人员,心中比蒋介石更急,因为蒋介石没有给出准确的意见和指导。四人没办法,跑到蒋介石官邸询问:“委员长,与谈判,我们该提什么方案好呢?”

  蒋介石挺沉得住气,悠悠地说:“具体方案我不提,你们自己掌握,随时向我报告。我给你们定三条原则......”总之蒋介石核心的意思,就是统一“政令”和“军令”。

  和毫无准备相反,代表团是有备而来,对于国共谈判,由正式向代表提交了八条意见。蒋介石看了的八条意见很生气,挖苦地说:“十几年不见,没想到你毛润之的胃口是慢慢的变大了!可惜,我这里没那么多东西,恐怕满足不了你这次来的胃口。”

  当天晚上,蒋介石向代表团发出了烫金宴请柬,颇有“鸿门宴”的意思。酒宴结束后,蒋介石单独留会谈,对于提出的八条意见,蒋介石心里很不舒服,决定还以颜色。

  不承认解放区的存在,解放区的名词是日本投降以前的称谓,现在慢慢的变成了过去式,不应该再有这样的叫法。建立中央政府后,各县行政人员经中央考核,可斟酌留位,省行政人员甚至省主席也可能邀请人士参加。

  已经当选的仍有效。如果方面现在就想参加中央政府,可予以考虑;如果要求增加的代表,也可以酌量增加名额。

  蒋介石讲的内容大概概括下来就是如此,期间未发一言,静静地听着。国共两党在一般的问题上,互相都可以让步,但在核心问题上,观点南辕北辙,双方都不愿意让步。

  因此,重庆谈判的过程非常漫长,双方就如“挤牙膏”一般,一个点一个点地推进,展开了长时间的谈判拉锯战。

  在重庆一待就是43天,期间和蒋介石正式会谈高达8次,分别在8月29日、9月2日、9月4日、9月12日、9月17日、10月9日、10月10日、10月11日。

  除了蒋介石和两党领袖的会谈,以周恩来、王若飞为主将的代表团,和以张群、王世杰、张治中、邵力子为主将的代表团,也先后商谈了23次之多。

  一次谈判桌上,双方的代表直接吵了起来。中央秘书长吴铁成辩驳不过,急得拍桌子大发雷霆:“只要你们把军队交出来,什么官都给你们当!”

  方面的代表王若飞也坐不住了,拍桌子针锋相对:“我们什么官也不要,只要把军队交给人民,国家政府主席都由你们当!”

  声音不大,但屋子中很快就安静下来,他一般讲话不多,但很有分量,一开口,无论是方面,还是方面,大多会冷静下来。

  中间有段时间,谈判陷入僵局,的强硬态度,让蒋介石大伤脑筋。蒋介石找周恩来给捎了一封口信:“盼告润之,要和,就照这个条件和。不然,就请他回延安带兵来打好了。”

  见了周恩来带来的话,第二天面见蒋介石,幽默地聊起口信内容:“现在打,我实在打不过你,但我可以用对付日本人的办法来对付你,你占点线,我占面,以乡村包围城市,你看如何?”

  9月17日,受邀前往蒋介石官邸黄山别墅(蒋介石的别墅非常多,重庆就有好几处),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会晤。赫尔利是蒋介石特别请来的,作为国共谈判的调停人。

  赫尔利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,曾先后供职于新西兰、埃及、叙利亚、伊拉克、印度、缅甸等国家,有丰富的外交经验。但他遇上了,注定是要被驳斥的哑口无言。

  赫尔利先一步达到,早早就在别墅云岫楼前专候。很快,载着的“别尔克”轿车就出现在盘山公路上,没一会儿就抵达云岫楼前,嘎的一声停稳。赫尔利迎上前和握手,两人一同走进楼中的一间小会议厅。

  赫尔利先和寒暄,说了一大通冠冕堂皇的客套话,还说美国政府乐于见到中国和平云云。后面说起具体问题,就像变脸一样,从温文尔雅变成了傲慢无礼。

  赫尔利说:“你们应该和平,接受国民政府的收编,听从蒋总统的统一指挥。斯大林不是也只承认国民政府吗?他不是和蒋总统签署了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吗?”

  本来就对赫尔利的两幅嘴脸很不耐烦,但出于外交礼节,一时忍让。但赫尔利以为性格软弱,继续得寸进尺地说:“毛先生,加入你们归中央政府统一编制、统一指挥,我们大家可以给你们武器。如果你们不听劝告,那么我们美国不支持你们,对你们不客气!”

  见赫尔利越说越离谱,生气地从座位上站起来,怒斥:“你们美国人要干什么,那是你们的自由,我们不干涉。但是有一点我也要告诉大使先生,我们和人民武装,有的是小米加步枪。你们要撑蒋介石的腰,愿意撑多久就撑多久,悉听尊便。”

  “我还请大使先生记住一条: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,决不是哪个人的中国,当然也是蒋介石一个人的!总有一天,这个腰你们会撑不下去的,中国人的事还由中国人自己去办!”

  这番话,连珠炮一般,翻译人员翻译给赫尔利,赫尔利脸色顿时就不好了,他从来就没遇到过像这样强硬的对手。赫尔利缓了口气,改用委婉的方式劝说。

  不愿意和这个看不清局势的美国人多说,顺水推舟地说:“大使先生的建议,我党愿意考虑。”这位大使来中国一无所获,几天后悻悻回国,因为在中国的“政绩”不好,引咎辞职,从此在政坛上销声匿迹。

  这些都是谈判过程中的小插曲,对于谈判的僵局,蒋介石并不感到意外,甚至很轻松,他曾对下属讲:“谈判,不一定要出什么结果,有时没有结果就是做好的结果。”由此能够看出蒋介石“假和谈”、“假和平”的心态。

  但这边是诚心诚意谋求和平、和谈的,谈判期间作出两大让步。一军队数目的比例让至七分之一;二让出海南岛、广东、浙江、苏南、皖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8个解放区。

  党内还有很多人不理解等党人作出的决定,但后来事实上,的决策完全是高瞻远瞩,极有战略意义的。

  而且的诚意还并非仅仅是嘴上说说,谈判期间,9月20日,中央给华中局发去了江南撤并的明确指示。

  在重庆的一段时间,除了忙着谈判,还抽空会见了很多民主进步人士。9月20日,、周恩来等人应邀到李子坝参加《大公报》报社准备的招待宴会。

  《大公报》负责人王芸生是位忧国忧民的编辑,他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袒露真情的文章。但这位王芸生将两党谈判想得太过理想化和简单化,他认为无非是宴会上蒋介石、一碰杯,和平建国就能实现。

  因此在宴席上,热情好客的王芸生不忘给蒋介石当说客,对说:“毛先生,本人难以明白,既然你们表示拥护,拥护蒋主席的领导,又何必另起炉灶呢?”

  对宴席的东道主很客气:“哈哈哈,这样的一个问题嘛,最好请蒋主席来回答。‘不另起炉灶’的话我很赞成,但蒋介石要管饭。他不管我们的饭,我不另起炉灶怎么办?饿了两天还可以,饿到第三天,非另起炉灶不可。告诉诸位先生,不是我非要另起炉灶,而是炉灶里不许我们造饭!”

  这番话可谓极为精彩,用极为贴切浅显的比喻,委婉善意地帮助进步人士了解真实情况,澄清误会,同时还尖锐地抨击了蒋介石的独裁政策。

  宴会氛围非常好,宴会结束后,准备离开,却见大厅外挤满了本社的普通职工。大家听说来做客,都非常激动,跑来争相目睹的风采,一时间大厅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  向全体员工问好,为了答谢报社的盛情款待,挥笔为报社题字:为人民服务。

  1945年10月10日,国共双方签订“双十协定”,10月11日,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返回延安,结束了这次谈判“拉锯战”。

米乐m6-官方 版权所有
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兴华大街绿地财富中心B座701室 Company Address: Rm701, Building B,Greenland Group,Xinghua Street, Daxing District,Beijing, China 电话:010-6756 6879  邮箱:z512008@163.com

关注我们